岳麓遺風,湘江靈秀。5月16日,在湘綿陽籍優秀人才代表齊聚楚漢名城、瀟湘洙泗——湖南長沙,26名在湘綿陽籍優秀人才代表齊聚一堂,共敘鄉情鄉思,共謀綿陽發展。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家,始終牽絆著在外游子的心。
“相期吾鄉,只此綿陽……”一部短片,將人才代表們的記憶帶回兒時的山川溝壑,將思緒拉回魂牽夢繞的家鄉……觀看綿陽城市形象宣傳片后,人才代表們淚眼婆娑。
“離鄉幾十年,看到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欣慰,見到這么多家鄉人,思念更濃了!”中南大學黨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鐘旭東急切地向家鄉人表達內心的想法,“我經常給學生推介綿陽,介紹綿陽的環境、美食、科技,為家鄉攬才,我樂此不疲。”
“綿陽已成為在全國十分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大市場,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開先河建設‘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家鄉發展沒有讓大家失望。”座談會開始,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莫懷學就特地向人才代表們分享了好消息。
“家鄉的發展讓我熱淚盈眶,給我很大的鼓舞。”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紅波說,“當下乃至未來,一個城市的人才戰略越來越重要。綿陽如此高規格、大力度招引人才,足以可見發展信心。建議通過‘科技特派員’的方式,增強綿陽市與科研院校的合作,讓綿陽的人才工作越做越好。”
參加座談的人才代表在會上暢所欲言,交流工作生活心得,傾訴成長感悟,分享收獲和體會,并就進一步做好綿陽人才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議。
“把人才與崗位精準匹配,將會極大促進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石金晶建議,“政府部門細化技術、理論、崗位等信息,通過‘招才引智’大使,精準推送給高校,高校再進一步匹配,把專業領域人才送到專業對口崗位上。”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教研室副主任馮莉結合自身學科研究,分析綿陽的未來,她表示:“從家鄉發展角度來說,從教育著手,引進醫療高層次人才,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推動衛生事業高質、高速發展。”
兩個多小時的座談,人才代表們字字句句緊扣家鄉發展,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和牽掛。
會上,市委組織部聘請了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芳,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紅波等10名綿陽籍在外優秀人才代表擔任科技城“招才引智”大使。他們也表示,將盡心履職。
“家鄉的未來離不開你們的鼎力相助。綿陽市委、市政府將堅持并完善一切有利于經濟發展、有利于人才集聚、有利于產業興旺、有利于合作共贏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全力以赴為大家提供最周到的優質服務,最優良的發展環境。”活動尾聲,莫懷學再次發出邀約。
(綿報融媒記者 李橋臻 文/圖)